当听到“QQ 兴趣部落”这个名称时,你或许会觉得这八成是 QQ 下面又一个不起眼的小功能吧?如果倒退回 2014 年看的话,刚上线的兴趣部落的确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功能。不过,如今这个小功能却逐渐成了腾讯在移动社区方面的代名词,甚至在手机 QQ 上获得了和“好友动态”同一级别的入口位置。
早在 PC 时代,腾讯就尝试过搜吧、问问、Q 吧等多款社区型产品,无奈这几款产品都不怎么成功,作为中国最擅长做社交的互联网公司,腾讯的社区梦就这么一直搁置着。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由于用户习惯的转变,不少在 PC 时代热闹的网络社区慢慢变的冷清起来,而腾讯也觉得是时候在移动端做一些新尝试了。
从 QQ 群开始,最终却又回到 QQ 群
2013 年接手与 QQ 群相关的管理工作时,腾讯社交网络事业群即通应用部副总经理吴奇胜和他的团队发现群业务正面临一些挑战,比如来说:
1:移动互联网到来之后,搜索和传统的网络论坛被弱化,QQ 群的新增来源和发现场景变窄了;
2:几十万个同样以范冰冰为主题组建起来的群互相之间却没有交流,单个群太孤立;
3:在社区群里面,大家进群后可能都会问这个房子怎么维权?群聊内容难以沉淀。
那么有什么产品形式能同时解决上面的三个问题呢?一个基于兴趣的部落成了 QQ 群团队的新计划。2014 年 4 月,兴趣部落正式上线,不过它的入口却很隐蔽——在群资料页面的“更多”里面。
在 QQ 群里,如果一个群的主题是范冰冰,用户点击“更多”的时候就会跳转到范冰冰的兴趣部落;如果一个群的主题是李易峰,用户点击“更多”的时候就会跳转到李易峰的兴趣部落。最开始的时候,QQ 群团队就以这种方式给兴趣部落带来了首批用户。
今天,当外界看到兴趣部落在手机 QQ 上有着和好友动态同一级别的入口时,或许会想当然的觉得是手机 QQ 给予的好位置才让兴趣部落达到了过亿的访问量,但事实情况却并不是这样。按照吴奇胜的说法:“在腾讯,只有产品本身足够强壮,达到了亿级的节点后才有资格和老板谈(入口位置)的话题”。即便到今天,手机 QQ 上的兴趣部落入口带来的流量也小于其整体流量的 20%。
当腾讯用兴趣部落把实际上分散但却有相同兴趣的 QQ 群都导向对应的部落时,这些群成员不但让部落活跃了,还反过来新建了更多的群。到了今年 4 月份,腾讯甚至推出了部落群来满足社区成员即时沟通的需求。兴趣部落的初衷虽然是从应对 QQ 群面临的挑战开始的,但最终却又反哺了 QQ 群。
“我们和百度贴吧不一样”
如果说百度有哪些产品是腾讯曾经想复制的,除了搜索之外,恐怕就是贴吧了。在 PC 时代,腾讯也尝试过做类似贴吧的产品,但结果并未如愿。当兴趣部落出现时,大家或许会很自然的拿它和贴吧对比,但吴奇胜却觉得:“(这两者)没有什么可比性,我们不想做个贴吧出来”。
从内在逻辑来说,腾讯做兴趣部落的初衷其实是因为 QQ 群的需要,是想借此把群做的更大。虽然后来兴趣部落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增加了对微信、PC 端 QQ 的支持,甚至还推出了独立的 app,但内在的逻辑并没有因此改变。到了今天,吴奇胜依然希望兴趣部落能催生更多的 QQ 群、更多的消息量、更多的好友互动。
对于贴吧来说,它的成功和百度搜索的导流有很大的关系,这一特性在移动端已经难以复制。所以,如果硬要拿贴吧和兴趣部落做对比的话,只能说它们外表相似,但运转的逻辑其实有很大的差异。
QQ 逐渐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的道路
在 QQ 兴趣部落里,“90 后”部落聚集了超过 1500 万人、每天的话题能达到 2000 左右,也是这个社区最热门的部落之一。当媒体总喜欢把关注点放在微信上时,QQ 逐渐走出了一条和微信差异越来越明显的路。在这条路上,年轻、好玩、酷炫成了其中最明显的关键词。
最近这半年时间,手机 QQ 除了继续丰富挂件、套装、气泡主题等个性装扮外,还新增了直播、厘米秀等新玩法。未来一段时间,社交指数、增强现实(AR)等功能也将陆续在手机 QQ 上线。为了满足年轻人对新奇事物的偏好,手机 QQ 几乎在持续不断地引入新功能。
对于兴趣部落来说,年轻、酷炫同样也是这里的主题。自拍部落有 1600 多万成员,天天酷跑部落成员更是多达 4800 多万。不过和手机 QQ 超过 6 亿的用户数相比,这些都还是小数字。除了扮演着维系年轻人兴趣群的角色,未来,兴趣部落或许也会成为新一代青年文化、网络文化的发源地。